我的收藏

我的東京嚮導

在感興趣的頁面按下愛心,加入到「我的收藏」吧!

從這裡開始為正文

Updated: February 28, 2022

日本橋朝氣蓬勃的歷史

東京都中央區日本橋的地名由來,便是佇立於此的日本橋。這座大橋從東京還被稱為江戶的江戶時代(1603年~1867年),就已成為此地的生活核心。這幅19世紀初期描繪的壯觀畫卷,記錄著日本橋朝氣蓬勃的水岸風光,以及批發商等眾多店家交織而成的熱鬧景象。

旅遊指南

 

《熙代勝覽》:江戶時代(1603年~1867年)的街道風景與人們生活

 

《熙代勝覽》(局部) ©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, Museum für Asiatische Kunst (柏林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),
former collection of Hans-Joachim and Inge Küster, gift of Manfred Bohms 2002, photography: Tadao Kodaira
以俯瞰角度描繪當時街景的巨幅畫作

《熙代勝覽》(意為盛世美景)全長約12公尺,描繪了江戶最為繁榮熱鬧的大街——今川橋至日本橋的商店街,以及當時的生活文化。這幅畫卷作者不詳,但一般認為出自知名繪師之手。
整幅畫卷中有武士、商人、前往寺子屋(私塾)求學的兒童、表演者、藝妓等各種身分的人物共1,671人。此外,還有20隻狗、13匹馬、2隻老鷹、4頭牛及1隻猴子。商家則包括和服店、打鐵舖、書店、蕎麥麵店、小賣店、茶屋、壽司攤販,以及現代高級百貨公司前身的商店等。
可惜的是,此地區在1806年發生的文化大火中幾乎付之一炬。當時的江戶火災頻繁發生,更因此衍生出火災是「江戶之華」之說法,火災重建成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所幸這幅畫卷作為當時的重要紀錄得以留存。
2009年,全長17公尺的畫卷複製品製作完成,設置於東京Metro地鐵三越前站地下通道的牆面上,旁邊的解說牌(日文)介紹了畫卷中所描繪的人物、建築、職業及江戶時代的文化。您可至官網「熙代勝覽」日本橋指南」閱覽英文版解說。

「熙代勝覽」繪卷的原畫被收藏於柏林國立亞洲美術館。

 

通往日本各地的日本橋

 

江戶時代(1603年~1867年)的商業中心

日本橋下方的日本橋川將與神田川匯合後流往大海。這一帶曾是日本陸路與海路的轉運中心,從江戶前往京都等主要城市及偏遠地區的距離,均是以這座橋作為測量起點。當時的碼頭因為交通方便而吸引了眾多漁民與貨運業者在此卸貨,為100萬江戶居民帶來了各式各樣的貨品。
《熙代勝覽》(左下)中描繪了輕便小船將近海捕撈的漁獲卸到岸上的情景。
雖然現今的日本橋已經成為知名的商業街與百貨區,但您仍可從日本橋碼頭搭乘遊船,沿著隅田川與神田川飽覽城市水岸風光(右下)。


《熙代勝覽》(局部) ©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, Museum für Asiatische Kunst (柏林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),
former collection of Hans-Joachim and Inge Küster, gift of Manfred Bohms 2002, photography: Tadao Kodaira

 

長年來向江戶供應新鮮海產
朝氣蓬勃的市場是江戶文化的象徵

直到1923年發生關東大地震之前,日本橋一直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海鮮市場作為江戶飲食生活的中心地。該市場災後重建於築地,然後又遷至豐洲。在《熙代勝覽》的海鮮市場風景(左下)中,可以看到揹著魚簍搬運新鮮漁獲的男子們,以及擺攤兜售鮮魚的魚販們。
日本橋一帶仍有許多老字號商家留存至今,例如右下圖中的柴魚片與高湯專賣店「NINBEN」就創業於1699年。


《熙代勝覽》(局部) ©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, Museum für Asiatische Kunst (柏林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),
former collection of Hans-Joachim and Inge Küster, gift of Manfred Bohms 2002, photography: Tadao Kodaira

 

人氣餐飲店與日本最早的「速食」
不分古今,日本橋都是美食集散地

在畫卷內櫛比鱗次的餐飲店中,也不乏提供「速食」的熱門攤販。左下圖的攤販屋頂帶有藍白相間的市松格紋,因此可判斷它是水茶屋(類似於現在的露天咖啡廳)。
如今的日本橋仍有許多餐廳提供蕎麥麵、鰻魚、天婦羅等自創業傳承至今的經典美食。如右下圖的天婦羅餐廳「天茂」(創業於明治時期)就是其中一家。


《熙代勝覽》(局部) ©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, Museum für Asiatische Kunst (柏林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),
former collection of Hans-Joachim and Inge Küster, gift of Manfred Bohms 2002, photography: Tadao Kodaira

 

精通消息的江戶人
從新聞到八卦,日本橋也是各種消息的聚集地

日本橋對江戶及日本全國的人們而言,是各種消息聚集的地方,大街上不僅有書店、出版社、揭示官府公告的高札場(佈告欄),而且還有喊著最新消息叫賣瓦版(新聞速報)的商人。《熙代勝覽》中還描繪了飛腳(信差)的身影(左下圖),他們負責配送信件與包裹等物品,相當於現代的郵政人員。
或許是因為如此,1871年成立的第一代日本郵政省與日本國內第一座郵局(右下)也都設置於日本橋,讓日本橋成了知名的郵政系統發源地。


《熙代勝覽》(局部) ©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, Museum für Asiatische Kunst (柏林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),
former collection of Hans-Joachim and Inge Küster, gift of Manfred Bohms 2002, photography: Tadao Kodaira

 

江戶時代的永續生活
很少浪費的環保社會

以現今的標準來看,江戶時代的日本可以說是個永續社會,從衣物、道具到居民排泄物,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被回收再利用,很少產生垃圾。《熙代勝覽》中也描繪了一名男子秤重收購廢紙的場景(左下)。這些廢紙經過回收再生後,將用於衛生紙等其他用途。
永續生活的精神,如今依然保留在日本橋。刀具店「木屋」(右下)的菜刀只要研磨後就能長久使用;「Kanako Designs)則延續了江戶時代的習慣,將和服拆解後,利用其布料製作各種服飾。


《熙代勝覽》(局部) ©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, Museum für Asiatische Kunst (柏林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),
former collection of Hans-Joachim and Inge Küster, gift of Manfred Bohms 2002, photography: Tadao Kodaira

 

體驗日本橋的往昔與現今

 

《熙代勝覽》中描繪的商店街,現已成為貫穿日本橋中心地帶的大馬路(上圖)。若想了解相關觀光資訊,您可前往日本橋旅遊服務中心(提供多國語言服務與免費Wi-Fi,除了觀光手冊外,也可索取遊船與購物的相關資訊)或參閱以下網站。

相關連結:輕鬆飽覽日本橋街景

日本橋觀光信息

旅遊服務中心

日本橋免費巡迴巴士

住宿地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