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從這裡開始為正文
Updated: October 24, 2024
荒川是縱貫埼玉縣流往東京灣的河川,全長173公里,東京都的自來水約有八成是來自荒川及利根川。荒川如同其名(日文意思為狂暴之河),自古就經常氾濫,從江戶時代起人們便開始嘗試治水。1910年(明治43年)遭遇大洪水後,1911年起花費了24年的時間建設人工排水路,也就是荒川排水渠。當時也曾考慮修建荒川下游區間的隅田川,但在那時的時代背景下,船舶是重要的交通及貨物運輸工具,因此採用了效果更佳的方案,即建設荒川排水渠。
東京是與水路一同發展至今的都市,自從排水渠完工之後,它便一直守護著荒川下游區域的人們與財產。荒川排水渠即將於2024年迎來100週年,這裡對於遊客來說也是富有魅力的景點。快到河水與綠意環繞的戶外,學習荒川的歷史及文化吧。
舊岩淵水門是治水計畫中的關鍵,從1916年至1924年,花費了8年時間建設而成,由曾參與巴拿馬運河建設的青山士監理此工程。這座以鋼筋混凝土建成的水門有五扇寬9公尺的水門,設置在荒川排水渠與舊河道(如今的隅田川)的分流處,防止荒川的洪水流入隅田川。
水門在1950年代的改建工程中重新粉刷成紅色,在當地有著「赤水門」之稱,如今已不再作為水門使用,取而代之的是位於下游的藍色岩淵水門,但這座舊岩淵水門獲認定為經濟產業省的近代化產業遺產。
通過水門旁的橋,有處被稱為中之島的小小中洲,不妨前往位在中之島的荒川赤水門綠地瞧瞧吧。這裡有1996年榮獲荒川河川藝術大賽特獎的雕刻《射月》,這座雕刻出自青野正之手,以河川流水為背景,能引發觀賞者思考「有形的事物消失之時」。此外,這裡還有一座紀念石碑,紀念1938年至1944年於荒川河岸舉辦的「全日本割草錦標賽」。騎乘在荒川自行車專用道時,也可在這裡中途休息。
1973年荒川的治水計畫受到重新審視,發現舊水門已經不夠高,因此在300公尺下游處建造了現在的岩淵水門。這道水門因其顏色又稱為「青水門」,於1982年建成,有三扇寬20公尺,高16公尺的水門,其堅固的構造能夠抵擋200年一遇的大洪水。岩淵水門將荒川與隅田川(於岩淵從荒川分流)隔開,當荒川水位上漲時,水門會關起,防止隅田川流域氾濫。水門能夠抵擋1500公噸的水壓。
水門附近有座荒川知水資料館(amoa),於1998年開館,內有關於荒川歷史、治水事業、當地野生生物的展示,能夠學習到荒川及周圍地區的歷史和自然,且可免費入場。
一樓聚焦於荒川流域,還有航空地圖、360度船旅影片、水族館區、室外觀察池等;二樓則是能夠了解荒川歷史及其治水對策的樓層,有影視廳與企劃展示空間;三樓有能夠一覽荒川及岩淵水門的露台,以及供民眾看書學習的交流空間和圖書室。此外,還有模擬一部分荒川的室外模型,能夠觀看水門對於河川水流有著什麼樣的作用。
荒川岩淵關綠地是一座整頓完善的公園,位在荒川主流與支流新河岸川之間的荒川河岸。遊客能在戶外環境一邊遊玩一邊欣賞四周風景,或是在陽光下放鬆休憩,感受河川的涼風。
這裡也十分適合散步或騎自行車,而且還有烤肉空間,能夠一邊欣賞赤水門一邊用餐。春天也是知名的賞櫻好去處。